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2.6万美元大关,尽管零售交易者参与度明显不足。机构资金流入压倒了大量空头头寸,形成罕见局面。
若机构投资者真在主导BTC估值,这可能颠覆多年来加密货币价格周期的数据规律。未来市场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预测。
反常的历史新高
比特币昨日虽创纪录,但涨势丝毫未减。纵观17年价格数据,新高后通常会出现回调,历史高点往往表现为上升趋势中的短暂峰值。
获利回吐等对冲行为常导致这种现象——即便市场热情高涨,价格仍会回落。
但今日情形略有不同。BTC在昨日新高后确实小幅回调,但持续涌入的投资导致空头仓位大规模爆仓。
以太坊同样逼近历史高位,但比特币冲上12.6万美元引发的冲击最为显著:
尽管表面看涨,比特币最新高点却令分析师感到不安。有专家担忧,推动本轮增长的是企业资金流入,这标志着市场叙事正从"未来收益预期"转向"货币恐慌"。
今日新数据似乎佐证了这种忧虑:比特币ETF投资激增,上周数字资产国债收购额达13亿美元——这还不含MicroStrategy和Metaplanet的持仓。与此同时,散户对新高的反应如何?
新价格周期?
这些信息结合爆仓数据,可能释放危险信号。"危险"或许言过其实——比特币新高时很难真正看空。但当前市场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在这种史无前例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预测价格走势?
自2024年美国SEC批准BTC ETF以来,分析师始终在思考:机构流入是否会永久打破既定的价格动态?比特币在散户缺位情况下两天两破纪录,堪称极端异常。接下来会怎样?
如果规则真的永久改变,我们需要逐一验证每个行业铁律是否仍适用于2025年:比特币是否仍是抗通胀/衰退的有效工具?我们还能坚信加密寒冬终将结束——即便持续多年?这些问题恐怕谁都难下定论。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希望答案能早日揭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