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投资者Man先生指出,新兴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正在加速融合,特别关注那些致力于成为下一代支付体系核心的资产与平台。
他的分析聚焦于Ripple、Stellar、Stronghold、Quant和Chainlink等项目——这些协议已不再游离于金融体系边缘,而是通过ISO 20022和SWIFT gpi等标准直接接入受监管的支付基础设施。这一观察与美联储最新报告中阐述的机构级发展相吻合,该文件详细论证了电汇系统采用ISO 20022报文标准的必要性。
报告强调向统一标准化数据格式的转型,着重指出其在全球趋势、互操作性、监管效率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
ISO 20022整合与资产定位
据Man先生分析,Ripple和Stellar已战略性地对接SWIFT全球支付创新(gpi)框架与ISO 20022标准。这些协议正被全球央行与国内清算系统广泛采用:Ripple的架构支持跨境流动性桥接,而Stellar则针对合规要求的汇款场景进行了优化。
他特别指出,Stronghold(SHX)作为NACHA(ACH网络管理机构)注册成员已在美国金融体系内运营,通过现有支付通道实现代币与银行账户的实时合规兑换。
这些进展与美联储采用ISO 20022的战略考量不谋而合。报告在"互操作性"章节明确指出,开放式数据格式能简化国内外交易流程,减少对私有标准的依赖,这与区块链无缝集成的趋势高度契合。
中间件与互操作性框架
Man先生将Quant的Overledger和Chainlink预言机归类为中间件基础设施。前者实现异构区块链与银行系统的连接,后者为结算流程提供实时合规数据、价格馈送和身份验证。
这种中间件功能与ISO 20022丰富数据格式的特性相得益彰。美联储报告指出,通用数据结构能将分散的报文系统统一至全球标准下,实现跨平台的流畅通信。
随着Fedwire原生支持ISO 20022,Man先生强调所述区块链网络已突破监管边界,成为连接受监管流动性场所的网关。
市场需求转变与监管合规
当Fedwire、ACH、SWIFT、CHIPS、RTP等核心支付网络乃至BlackRock的BUIDL等代币化资产平台逐步融合为可编程流动性网络时,Man先生认为市场将优先选择能在该框架内运作的资产与技术。
他补充道,拒绝合规化的项目将被排除在机构资金流之外。相反,XRP、XLM、SHX、QNT和LINK等资产——从流动性桥接到合规监控再到网络互操作——正成为体系的基础组件。
这一观点印证了美联储的结论:ISO 20022将帮助金融机构满足动态监管要求、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出创新产品。标准化基础设施带来的可扩展合规创新,正是下一代金融网络的核心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