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发布的38页研究报告《ETH牛市论》提出,以太坊(ETH)最终可能实现约85万亿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这意味着长期来看每枚ETH价格将接近70万6千美元。这份签署于2025年6月的报告由核心研究员Danny Ryan、Bankless联合创始人Ryan Sean Adams和投资人Vivek Raman等21位贡献者共同完成,试图将ETH重新定义为"数字石油"——一种既能产生收益又具有通缩性的储备资产,同时为新兴的链上经济提供动力和安全保障。
作者开篇指出,全球金融体系"正面临世代更迭的转折点,随着全球资产数字化并向链上迁移"。他们认为,在这场变革中,以太坊已成为"基石",因为它兼具最深厚的开发者社区和"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及零停机时间"。
但报告补充道,ETH资产"仍是当今全球市场中定价最错位的机遇之一",尽管经历了一系列技术升级并在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结算领域巩固了主导地位,其交易价格仍远低于2021年峰值。
"ETH是下一代非对称投资机会,将成为机构数字资产组合的核心持仓,"报告指出,"它是数字石油——为互联网新金融体系提供动力燃料、抵押品和储备资产。"
将以太坊与传统价值储存手段对标
为得出这一惊人估值,研究将ETH原生资产与四大价值储存载体进行对比:已探明原油储量(约85万亿美元)、黄金(约22万亿美元)、全球债券市场(约141万亿美元)以及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约93万亿美元)。取这四个基准平均值后,得出ETH总估值"长期潜力"为85万亿美元,即每枚约70万6千美元。
作者强调,这一数字并非时间表上的价格目标,而是以太坊若能同时成为数字经济中的能源商品、货币金属、主权级抵押品和基础层货币时,可能达到的终局平衡状态。
其理论核心是以太坊的货币设计。年发行上限为供应量的1.51%,同时约80%的交易费被销毁,随着链上活动增加,净发行将趋向通缩。研究指出,自2022年9月合并转向权益证明以来,有效供应增长率维持在0.09%附近——低于法币和比特币。
报告将这种机制称为"可预测的稀缺性",与比特币的硬顶模式形成对比。作者认为比特币模式最终可能造成矿工激励不足,削弱其安全预算。另一支柱是质押收益:验证者获得基础发行奖励及部分交易费分成,使得质押ETH成为"具有生产性的生息数字商品"。报告将这种收益类比为黄金借贷或石油储备租赁收入,但强调与实体商品不同,ETH收益具有原生可编程性和自动复利特性。
当前约32.6%的ETH供应量已作为DeFi或企业基础设施的抵押品,另有3.5%已迁移至其他区块链。随着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加速,作者预见结算协议中对"全球中立、抗审查储备资产"的需求将增长——他们认为只有ETH能在不引入外部对手方风险的情况下承担这一经济角色。
ETH的近期与中期里程碑
在最终实现六位数价格的愿景之外,研究还设定了过渡目标:"短期"8000美元(约1万亿市值)和"中期"8万美元(约10万亿市值)。报告指出四大催化剂:首先是现实世界资产的快速代币化与机构链上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机构对原生质押收益的需求,特别是质押ETH交易所交易基金上市后。
第三论据是"ETH囤积竞赛",目前初具规模的战略储备池已公开披露近20亿美元持仓。此外,作者预测ETH在国库管理中的应用将增长,其中立性、可编程性和收益性可实现自动化抵押、托管和支付。
"ETH作为中立储备资产独树一帜,能够保障并驱动全球代币化金融体系,"作者写道,将当前市场价格定性为"暂时性定价错位,而非结构性缺陷"。
不过报告作者也承认,以太坊的复杂性使其估值比比特币简单的"数字黄金"叙事更具挑战性。他们同时警告,ETH不能像科技股那样建模:贴现现金流法既无法体现ETH的商品销毁特性,也忽略了其作为基础层抵押品的作用。
尽管如此,他们认为多维度效用——燃料、价值存储、抵押品和收益——创造了"甚至可能超越比特币"的上行空间。用他们的话说,ETH是"一个全新的资产类别",需要参照能源、货币金属、主权债券和全球货币供应量来估值,而非参照产生费用的软件平台。
截至发稿时,ETH交易价格为2564美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