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4个毁掉孩子成绩坏习惯,特别是第2条,再不改就晚了
学龄前的孩子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玩耍当中度过的,不过一旦上了小学,家长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一旦发现孩子成绩较差在班级处于中下游的话,那么家长就会特别着急,想尽各种办法提升孩子的成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造成孩子成绩太差的原因有哪些呢?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纠正一下。
第一,上课不认真听讲。有些孩子虽然学习很用功,每天晚上甚至学到十一二点,可是成绩就是不见提高,而且什么知识都掌握得不够牢固,这多半跟孩子听课质量太差有直接的关系,有一些孩子只把努力用在了课后,而忽视了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因为很多内容都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够更深刻的掌握,如果不听老师讲解的话,那么只能掌握一些皮毛或者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掌握知识,那么自然就没有办法更好的消化吸收,成绩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平时可以做一些专注力训练,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才能够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另外在每天晚上,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一下第2天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只要遇到了没有弄懂的问题,孩子就会一直记在心里,那么第2天上课的时候就能够更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第二,学习没有计划。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有一个完善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孩子也要雷打不动的执行这个计划,这样才能让成绩有所提升,有些孩子所做的学习计划根本就不切合实际,或者是压根就没有学习计划,还有的孩子虽然做了学习计划,看起来也比较可行,但是一直也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来做事,每天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者是某一段时间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某一门学科上,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某门学科成绩上升特别快,不过却忽略了大部分的学科。
如果孩子有这种情况,那么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学习计划,而且家长也要掌握好孩子的学习进程,帮孩子约束好自己,并且在做了计划之后,家长一定要约束孩子认真的执行,不要计划做得非常完美,但是却从来不实施,那样也是没什么用的。
第三,经常翻参考资料。现在小孩子的参考资料是很多的,市面上的辅导书种类也不少。很多家长完全可以不用辅导孩子学习,几乎所有的问题在辅导书上都能找到答案,这样一来让很多孩子养成了依赖习惯,一旦遇到不会的问题,还没有经过动脑思考,就立马把参考书拿了出来,在上面寻找相关的答案,而且有一些孩子特别被动的把答案抄到试题本上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也不去仔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更不会把涉及到的知识点重新学习一下,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就无法提高。因为不会的总是不会的,会的还是原有的那些知识。
如果孩子有这种学习习惯的话,家长最好每天晚上坐在书桌旁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每当孩子想要翻阅参考书的时候,家长应该阻止孩子,让孩子先自己动脑思考一下,看看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个相关的知识点,为什么自己不会,先学一下知识点,然后再回头看这个问题。如果确实很有困难的话再翻阅参考书,而且在看了答案之后还要自己再重新思考一遍。
第四,从来都不总结。有一些孩子整天只顾着做题,做错了也不理会,只关注做题的数量,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搞了大量的题海战术,孩子特别辛苦,但是成绩却不见提高。如果孩子有这种学习习惯的话,最好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每次把做错的题抄在错题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把错题本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把上面的题目再重新做一下,或者是在学习了某一章节后回头复习一下,把其中的重点知识挑出来,再好好的学一学。
小编觉得,孩子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即使整天埋头苦学,恐怕成绩也很难提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分析一下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再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进行纠正,这样才有可能提升孩子的成绩,大家认为,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