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资讯网第一游戏视角-最专业的游戏娱乐门户

手机阅读

m.kinginfo.com

首页 网游新闻

对比国外,中国VR人才培养缺了什么?

2017-03-16 来源 :互联网
521次浏览

  文/VR陀螺 云吞

  VR火了。

  在全世界,各种VR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布局VR。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VR人才短缺问题: 据Linkedin发布的《2016全球 VR人才报告》显示,中国VR行业人才需求占比高达18%,成为全球第二大VR市场,但目前人才市场供给量只占全球的2%。

  

  现实是: 核心技术岗位上,依然难觅专业的、复合型VR人才,更多的做法是从现有的开发人员当中抽调人手“拼凑”起一支VR团队,比如VR游戏开发团队很多都是从传统游戏团队转型而成。

  这就不得不让市场将目光转向人才的输送重地——各大高等院校。衡量一种技术是否能形成一个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相关知识能否成为大学的标准课程。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教育大国的高等院校已经率先推出了VR/AR专业;国内虽没有形成专业,但也有不少大学设置了虚拟现实方向的课程,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致力于培养专业VR人才的教育机构。 而从VR内容来看,优秀的VR游戏和VR影视作品大多集中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地区。国内VR内容却面临着同质化、创意性不足的问题。这背后原因,或许就在于最底层的人才培养上。

  国外VR教育:不仅学编程,还要学编剧

  国外大学的灵敏度和专业度不得不说是一流的。位于美国加州的格斯韦尔学院(Cogswell College)在2016年夏季就开设了全球首个VR及AR专业项目,授予完成所有六门课程的学生VR/AR专业证书。这六门课程包括“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感知,认知及临场感” 、“人机界面及交互设计”、两门游戏设计课程, 还有另外两门多学科合作项目课程。

  该项目一大亮点在于, 学校邀请了多名VR行业一线人士作为课程顾问,如CloudPic执行总监Richard Chaung、 JauntVR的制作及科技主管Curt Miyashiro、Citrix Systems的高级建模师Fabien Bourdon等。

  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则开设了全球首个VR及AR硕士文凭课程。在一年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移动VR开发”、“VR/AR交互设计”、VR内容开发等核心课程的学习。此前AR已经作为新型教育工具应用于迪肯大学的医学以及工程学院,学校方面表示AR技术在医疗培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VR此番的来势汹汹也让许多曾经开设过VR课程的学校再次将相关课程带回校园。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先进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dvancing Technology)在去年8月宣布,将会把荒废25年之久的VR专业重新提上日程。校方对于这一轮VR的发展十分看好,因此也及时推出了复兴VR课程的计划。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福赛大学(Full Sail University)素有“游戏专业中的哈佛”之称,具有很强的娱乐和媒体专业学科。而随着这些领域与VR的深度结合,学校专门悉心打造了名为“虚拟技术和可视化”的学士学位,专门培养AR和VR人才。

  这个最新的开设的课程目前有30名学生注册该课程,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玻璃心”学生还是远离这个专业的好: 学生需要在短短20个月内集中完成原本4年的跨学科课程,对于身心都是巨大的压力。

  在学习期间内,学生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编程技巧(主要是C Sharp和C++),然后对于使用Unity和UE引擎得心应手。然而这只是开始。 整套课程拥有大量不同的模块学习,包括数据可视化与模型建造、人工智能和应用人机交互、线性代数、物理、计算机网络、以及一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课程如“历史人物原型与神话”和“英文写作”等。这些五花八门的课程表明,为了打造具有沉浸感的VR体验, 创作者不仅应该懂得VR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应该对于编剧和叙事有所了解。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该专业的学生还被要求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尽管VR/AR技术和模拟技术大多通过电脑编程完成,但是当学生在使用复杂的模拟技术时,他们一定需要被教导如何概念化、如何设计程序以及如何制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会教学生如何写微控制器的程序,然后他们会在虚拟组装课程上打造出真正的模型。 他们会用到注塑机、激光切割机、铣床等设备来打造出自己的电路板,最后再用自己写的程序来驱动。”课程总监Rob Catto介绍说。

  纵观国外VR课程的设置,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特性:

  1. 专业度高、系统性强。由于教育资源丰富,这些大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就组建起多门课程,从基础的编程、数学等到较为深入的人机交互、模拟技术等,系统性的为学生打造学习方案。

  2. 与行业接轨。由于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众多,学生拥有许多与业内一线人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也是西方大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且上世纪VR的几次潮流虽然并未扎根,但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包括专业的知识和人才等。

  3. 跨学科特征明显。VR最宝贵的特性就是与各行业、各领域结合的能力。这就要求VR的教育断不可局限于硬件开发或软件开发,而应该是从文化、文学、价值观等开始全方位的学科整合,让学生从整体的素质上获得提升。

  国内VR教育:大学课程高精尖,培训机构接地气

  虚拟现实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多门学科和专业,这些学科通常已经是教学系统中的一级或者二级学科。 因此一些大学会将虚拟现实课程和自己专业的课程建设需要结合起来,作为专业课或者专业选修课程来进行教学,且多为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

  比如北航在1996年就开始了“虚拟现实技术”这门课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也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置了“虚拟现实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方向。国内多个重点科研机构都设置了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这其中不乏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

  那么想要在毕业后从事VR相关的工作,又该如何在大学选择专业呢?如果你偏向情景和三维模型,可以选修CG相关的课程或者专业,如果偏向于机械和机构的运动模拟,可以选择机械类相关的专业,如果偏向于虚拟现实系统中的数学力学规律或者模型,那可能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

  而从硬件和软件不同的角度来看,不同的领域所涉及到学科理论也比较繁复。为了达到所需的沉浸感,VR头显在延时、刷新率、屏幕余晖、追踪定位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因此需要开发者掌握编程语言、ARM等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电路设计、光学设计、PCB设计能力等。 这方面的相关专业有:光学、物理光学、工业设计、电子学、自动化等。

  VR软件开发牵涉的层面就更多了,包括交互、图形界面设计、编程、建模、算法设计、SLAM、OpenCV、操作平台开发等。如果涉及到VR游戏开发,还要求开发者掌握3D引擎和美术工具,如Unity、Unreal、Maya、3D Max等,甚至对美术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相关专业有:数字媒体、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应用设计、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视觉等。

  实际上对国内VR人才短缺现象反应最快的是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市场上较为大型的VR人才培训机构有VRstar、龙图教育、黑晶科技等,许多主攻游戏制作培训的机构也搭上了VR这趟快车,纷纷推出VR游戏开发的课程。

  由于VR游戏、VR房产、VR家装等行业火热,无论是VRStar还是龙图等都选择将课程重心放在这几个领域。Unity、Unreal引擎的教学都是很受欢迎的课程,对许多学生来说也是从门外汉进入行业的敲门砖。VRStar的网站上目前可以看到还有游戏特效设计、3D模型设计、游戏原画设计、VR室内设计等课程,公司本身也和行业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让行业一线的开发者为学生上课,同时也为这些企业输送人才。

  

  龙图教育在主攻Unity和UE 4课程的同时,也对移动端、PC端、HTC Vive这三个技术方向做了大的细分方向。龙图教育CEO王晹认为,每个方向不同的知识点在许多VR领域中完全可以通用,没有必要开设过多的品类。

  龙图除了社会招生之外还和国内许多高等院校达成了合作,从学校的课程就开始入手调整,为学生日后VR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王晹表示,目前一个班中学生百分百都达到大专学历以上,这也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之后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除了以上介绍的大学课程和市场上的培训机构, 今年开始中职教育也加入了虚拟现实类的课程。今年年初北京市新增了23所中职校和新增33个专业,这其中就包括虚拟现实技术。

  总体来看,国内的VR课程主要在大学的相关领域开展,同时市场中专门的培训机构数量不断上升,但主要还是集中于VR游戏和VR设计领域,并且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院校对VR的关注也表明,教育系统开始留意到VR人才需求的缺口,加紧了对该类型人才的培养。

  结语

  毫无疑问,VR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无论是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还是将目光投向VR的培训机构,都已经开始对VR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规划方向。相比之下,国外大学对VR课程的敏感度较高,由于深厚的教育学术底蕴,得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推出系统化的VR专业课程。 从课程细分来看,国外这部分大学不仅仅看重技术的教授,也对开发者素质、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要求。

  国内虽然不少理工类专业可以接触到虚拟现实课程,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虚拟现实专业, 因此有意从事虚拟现实领域工作的学生需要在学校中及早规划发展方向。同时国内市场中,培训机构对于VR人才培养反应较快,专注实用的基础课程,为企业输送了大批VR人才。 但总的来说,中国VR人才培养比较按部就班、注重就业,缺少了对于开发者综合素质的养成。

  但是这一切其实都不是重点。你知道吗? 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是新闻专业出身,且中途辍学;Magic Leap创始人Rony Abovitz是生物工程专业出身,这些都没有妨碍他们在VR行业干出一番事业。VR陀螺认为,无论何时开始对自己梦想的追逐都不算晚,只要热爱,就应该付出努力追逐,不需要因为原本没基础等原因望而却步。

  大不了还能去天桥底下……

  

  我们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采访 | 投稿 :文静(微信 mutou_kiki)

  交流分享 | 爆料:案山子 (微信 shimotsuki_jun)

  投稿邮箱:tougao@youxituoluo.com

  ------- 今日推荐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获奖名单

  ↓↓↓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VR陀螺

  了解更多

最新文章
jupiter claimpad
jupiter claimpad2025.05.04
Jupiter Claimpad 是 Solana 生态系统中领先的去中心化代币发行平台,提供安全、高效的代币分发解决方案。通过 Jupiter Claimpad,项目方可以轻松启动代币销售,用户也能便捷参与早期投资。探索更多去中心化金融机会,尽在 Jupiter Claimpad。
layerzero 多链token
LayerZero多链Token实现跨链互操作,支持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资产无缝转移。提升DeFi生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跨链体验。
krnl labs pre seed funding
Krnl Labs secures pre-seed funding to drive innovation in tech solutions. Discover how this investment fuels their mission to revolutionize the industry with cutting-edge advancements.
抹茶交易所对美国用户支持吗
抹茶交易所是否支持美国用户?了解抹茶交易所对全球用户的服务政策,包括美国地区的使用限制与合规要求,确保安全交易体验。
哪个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需要实名就可以交易
探索无需实名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了解哪些平台支持匿名交易,确保您的隐私安全。适合希望保护个人信息的用户,轻松进行加密货币买卖。
$solx
$solx2025.05.04
探索$solx加密货币的最新动态与投资机会。了解其技术优势、市场表现及未来发展潜力,助您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立即获取$solx的全面分析与实时数据。
文章作者
佚名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游戏资讯网第一游戏视角-最专业的游戏娱乐门户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7 All Right Reserved | 联系:wwwinfogamecn@163.com 湘ICP备2023014879号-3